壹美专访|杨学军:要把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作品美感放在第一位
时间:2021.03.15
参展艺术家简介
1961年生于广西柳州。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版权联合会副会长美术和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
天道酬勤 特立独行——解读杨学军和他的雕塑艺术(节选)
文/钱海源
杨学军在艺术上的斐然成就,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名家和权威给于充分的肯定,并为年轻一代雕塑家所敬佩,被视为是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杨学军的恩师,有着20世纪80年代前期留学意大利背景,近三十多年来出国考察和研究世界文化和艺术,足迹遍及欧美的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著名老雕塑家梁明诚是这样评价杨学军的:“我从杨学军的作品中看到一种灵性、一种鲜活、一种美好,他的作品过目不忘,深受到很多人的亲睐。他热情、坦诚、乐观,他气质很好,技巧很高,出手很快,他的艺术才华是从骨子里溢出来的。”
杨学军创作现场
青年雕塑家王梁益说:“按写实主义雕塑理念是读不懂杨学军老师的雕塑,甚至会误读杨老师的雕塑。我认为,杨学军老师的雕塑,充满了中国艺术观念的精神,我感觉他从中国画的大写意观念中,从齐白石老人的‘似与不似’的艺术理念中吸收了艺术理念的精髓,以中国古代雕塑为了强调体现人与神的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在塑造形象时所大胆采用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还有是杨老师很好地将‘西方现代艺术’重视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在艺术语言方面讲究艺术构成,努力寻求一种与众不同和出奇制胜的现代艺术的精神。”此话从青年雕塑家王梁益口中说出来,我认为很有意义。
我完全赞成梁明诚和王梁益对杨学军的评价观点。杨学军的雕塑作品在艺术上确实具有令人“过目不忘”和“技巧很高”的艺术品位。我们从他的学历背景中,确实可以看到梁明诚教授所评价的那样,“他的艺术才华是从骨子里溢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当然也是与他后天努力奋斗分不开的。
杨学军外出写生
杨学军的人生和艺术简历告诉我们,杨学军是在国内受完从小学,初高中到高等美术学院的完整教育,而且是走上社会工作几年之后才出国的。就是说,出国之前杨学军对中华文明历史,对中国从古到今的文化和艺术,对由五千年文明历史熏陶和培养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深厚的审美习俗等等,已有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与素养积累,自2002年到美国后,长期游走于中美两国之间的杨学军,不但对美国,而且对世界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走向,可以说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杨学军在国外学习
这些年来,在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授的杨学军,经常以他在美国所亲身经历,所目睹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事例教诫学生们说:“在美国文化艺术界一些带有世界性的重要活动场合,作为到美国去时行所谓‘朝圣’的外国艺术家,如果你的作品拥有自己国家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内涵,拥有自己国家文化和艺术的审美特点。那么,美国或西方国家的艺术家,才会对你和你的作品投以敬佩和非常赞美与欣赏的眼光。而那些盲目讨好与追随和模仿西方人的艺术家,不但在自己的国家业内外不被人赏识,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会被人瞧不起!”
杨学军老师教学现场
杨学军在上面所说的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杨学军的雕塑作品在中美人民,业内间广受欢迎和热捧,说明人类在审美方面有共性而不是排它性,杨学军这些年来行走于中美两国之间,低调而又积极地做一个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的友好使者。
钱海源: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4年5月12日于广州小洲艺术村
作者自述
我觉得作品是拿出来给人看的,是分享人类情怀的一种载体,大可不必藏着掖着,更不需要无病呻吟。艺术家的创作需要真诚、执着、富于美好的想象和澎湃的激情,需要投入,要付出,全神贯注地投入和金钱成本的付出,更需要在梦中扇开心房,让心奔驰起来。
我记得每次新的作品萌芽之前,自己都会经历过一个几乎梦牵魂绕的过程,激动、灼热、坐如针毡,这种感觉在全身里持续几天的翻腾,我感觉到它的来临,就像一个女人快要生下孩子似的,我激动地、快速地、不须商量地把它干了下来,也许是一整天地干,不吃不喝,也许是一个小时,一气呵成!我感应到出现灵性的鲜活能在梦中遇到,一切美好、和谐都缘于梦想,所以我的大多数作品都与梦有着情结。我最早的作品《梦断家园》出至于这一情怀,后来的系列作品,如《同一首歌》《山沟沟》《天籁之音》《金色年华》《梦不醒的季节》《飞翔的天空》《梦中飞舞》《开路先锋》等,也因梦而诞生。从梦中觅到原本的世界,而这世界又是如此像精灵般的鲜活和美丽……
杨学军 《同一首歌》
杨学军 《天籁之音》
不断地感悟形成了我自己的艺术个性表达语言方式:虚实、简约、似与不似之间的描绘,一气呵成,在大写意、大体量中略加酌细腻,产生美感,强调“小鸟般的嘴型”符号,以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极具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我个人认为,衡量一件艺术品的好坏,是要把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作品美感放在第一位的,一件好的艺术品能让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从中同时感受到其震撼人心、美妙动人并产生浮想、共鸣,或勾起美好往事的回忆,或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渴望、敬畏和对理想的追求,如同爱迪生因发明电灯而给世界带来光明一样的重要,否则,艺术家那单薄的身躯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远不如一个民工来得实在。
艺术作品
杨学军 《一朵秋云》
杨学军 《梦断家园》
杨学军 《山沟沟》
杨学军 《开路先锋》
杨学军 《琴棋书画》系列
杨学军 《随性》
展览现场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雕塑教育与国际交流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Recommend
-
-
QQ Zone
-
Sina Weibo
-
Renren.com
-
Dou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