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军《开路先锋》系列作品结缘纪念华人参加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150周年活动
时间:2015-04-18 来源:雅昌艺术网广东站
4月17日,为纪念华人参建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150周年,中美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等华人社团共同拜祭广州旧金山华侨华人千人墓。
杨学军《开路先锋》系列作品此次也受到主办方的邀请,展示于广州市越秀区旧金山华侨千人墓的纪念仪式上,这组反应建设美国铁路华工题材的雕塑作品,灵感来自于雕塑家本人早年在美国游历时看到当地华文报刊的报道而有感而发,继而创作的,据雕塑家本人说,早在2009年我就开始创作这段历史题材作品,并将其取名为《开路先锋》,历经5年的时间,我从单件的主题雕塑创作发展到今天的11组系列群雕延伸。力求从不同侧面的描绘和刻画来表现十九世纪中叶华人先辈在美国西部修建太平洋铁路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悲壮与喜悦、坚强与忧伤的感人瞬间、表现我们华人与美洲白人在痛苦与艰辛的劳动中所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的动人场面。唱响一曲回旋在美洲上空中国式的悲壮之歌、铸就一座华人用血肉之躯奠基的美国大铁路纪念碑、凝结一个在150年前华人先辈在美洲大陆曾经留下的汗水与泪水、光荣与梦想。
杨学军雕塑作品《开路先锋》
正是这组作品反映了当年在美华工的艰辛与不朽贡献,此次主办方特意邀请杨学军老师带上这组作品前往活动现场展示,共同缅怀当年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开路先锋”!
杨老师还应主办方要求作了简短发言,他表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子孙缅怀和崇敬的日子,它承载了一个半个世纪以前华人先辈修建横贯美国东西大铁路的伟大创举、传承和彰显了中华民族那种坚强不屈、不畏艰险、团结奋斗的中国精神。这次专题展览是想通过用雕塑语言的视觉形象来展示平凡人的伟大和光荣,并唤起我们当下华夏子孙的爱国热情和对未来追求的梦想。
活动现场
杨学军与陈恩安在活动现场
主席团和侨界代表参观杨学军工作室
杨学军与主席团、侨界代表交流研讨
杨学军与主席团、侨界代表合影留念
活动上,杨老师的作品受到了参与活动各界人士的驻足观赏,他们纷纷为雕塑作品中一个个开天辟地的光辉形象所吸引,同时又为一个个忍辱负重、坚强勤勉的铁路工人形象及背后的血泪史而叹息,一些受邀参加活动的人士惊奇地发现,怎么当年在美国修筑铁路的华工还是梳子辫子的呀,没错,早在清朝后期,大量的华工一批批地被运到当时的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这些华工大多被拐骗到美国,被称为“卖猪仔”,他们用一个个生命筑起了当时最艰苦、最难以修筑的铁路。
据了解,1865年至1869年间,有超过1.2万名中国劳工远赴美国,帮助修建了美国首条跨洲铁路中的中央太平洋路段。他们大多数来自广东当时的四邑地区,在铁路建设过程,他们如道钉般踏实而卑微,却为美国及中国侨乡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长期以来,受美国“排华法案”的影响,美国铁路华工的事迹受到忽视,被称作“沉默的道钉”。
美国华侨进出口商会广东会长陈恩安表示,广州旧金山华侨华人千人墓里葬有美国三藩市924具无名氏的华工遗骨。经过查询历史文件,他认为这些遗骨属于当年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时死去的华工。当时华工逝世后只葬在铁路沿线的城镇,后来铁路旁城镇逐步发展,当地商人以中国人习惯“捡骨”的方法,将这些华工遗骨送回中国家乡。但是这批华工遗骨当时运到中国没人接收,又运回美国,后来广州市爱育善堂的慈善家白纶生出钱将遗骨运回来,在广州买地,将遗骨葬在白云山脚,起名为旧金山华侨千人墓。
陈恩安称,从2011年初新修建旧金山华侨千人墓开始,除了每年组织拜祭这些华侨先辈外,还在不断寻找他们的历史。“现在还在寻找当年这批华工的详细名单和在美国参建的哪个火车站,希望早日还原这段历史,并找到他们的后人,使他们安息。”
据悉,现位于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的千人墓遗址将进一步被改建成墓园遗址公园,还计划将雕塑家杨学军的作品放大,以纪念碑的形式坐落于公园内,将成为遗址公园内的一道亮丽景观,向人们诉说这段鲜为人知的华人血泪史。为此,主席团和侨界商会举行交流会,探讨中美文化经济项目合作,并参观了杨老师工作室并商讨建造纪念碑具体事宜和步骤,缅怀铁路华工,弘扬中国精神。